您还不是vip会员或者没有登录,无法进入学习,请登录后访问或者联系站长升级会员等级!
为了能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视频教程,本站VIP课程需要收取一定的学费,具体收费标准根据不同的班级课程和有效期长短有所不同,具体请咨询在线老师,多谢您对本站的支持!
色彩构成12—人眼的生理与色彩视觉
人眼的构造及功能
所有的色彩视觉(包括色相、明度、纯度)都是建立在人的视觉器官的生理基础上的,所以研究色彩还必须了解视觉器官的生理特征及其功能。
视觉过程:入射光——角膜——晶状体——网膜的感光细胞——视神经。
色彩的视觉理论
1、赫尔姆霍兹的三色学说
赫尔姆霍兹的三色学说认为人眼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含有红、绿、蓝三种感光色素。当单色光或各种混合色光投射到视网膜上时,三种感光色素的视锥细胞不同程度地受到刺激,经过大脑综合而产生色彩感觉。
如:当含红色素的视锥细胞兴奋时,其他两种视锥细胞相对处于抑制状态,便产生红色感觉;当含绿色素的视锥细胞兴奋时,其他两种视锥细胞相对处于抑制状态,便产生绿色感觉;
如果含红、绿两种视锥细胞同时兴奋,而含蓝色视锥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此时产生黄色感觉;三种细胞同时兴奋时,则产生白色感觉;三种细胞同时抑制则产生黑色感觉;三种细胞不同程度地受到刺激时,则产生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
如果人眼缺乏某种感光细胞,或某种感光的视锥细胞功能不正常时,就会产生色盲或色弱。
2、赫林的对立色彩学说
赫林的对立色彩学说也叫四色学说。1878年他观察到色彩现象总是成对发生关系,因而认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这三对视素的代谢作用包括建设(同化)和破坏(异化)两种对立的过程,光的刺激破坏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
无光刺激时,白—黑视素便重新建设起来,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对红—绿视素,红光起破坏作用,绿光起建设作用。
对黄蓝视素,黄光起破坏作用,蓝光起建设作用。因为各种颜色都有一定的明度,即含有白色,所以每一颜色不仅影响其本身视素的活动,而且也影响白—黑视素活动。
根据赫林的学说,三种视素的对立过程的组合产生各种颜色感觉和各种颜色的混合现象。
3、三种感色蛋白
第三种说法是:在人眼视网膜的视锥细胞中有一种感光蛋白和三种感色蛋白,光照感光蛋白使其破裂,产生神经脉冲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有了光的感觉,这样就完成一个视觉过程。
三种感色蛋白分别吸收红、绿、紫的色光,使其感色蛋白破裂产生脉冲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感到某种颜色。这种蛋白破裂之后,需要在1/16秒之内再重新合成,有的破坏了之后不能及时合成,使其感觉迟钝,或感觉其他颜色,这就是某种色的色弱。
有的人根本看不到某种色,这就是说他缺少某种感色蛋白,这就是色盲。色弱的人,对物体色知觉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但由于他对于某种色光刺激后,破裂的感色蛋白不能及时合成再去接受继续刺激,继续产生色知觉。
这时处于它相对应的那种蛋白十分活跃,因而使他产生一种对应色的色知觉。所以色弱的人迟钝的色知觉总是该色的补色。
上一讲:色彩构成11—色彩的空间混合 | 下一讲:色彩构成13—色彩的错觉与幻觉
![]() |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486号 | ICP备案:豫ICP备18044432号-1 |